日前,教育部下发《关于做好2025年“退役大学生士兵”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招生工作的公告》,明确2025年全国共安排“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”5000人,由北京大学、清华大学等467所普通高等学校承担,招生人数与去年持平,承担院校比去年增加69所。据悉,“退役大学生士兵”专项硕士研究生计划招生自2025年起正式实行,是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的一部分,根据“自愿报名、统一招考、自主划线、择优录取、严格规范、公平公正”的原则,专项专用,不能挪用。
这项计划给退役大学生士兵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打折。刘婧婷向记者坦言,今年,她考入了中国传媒大学,专项计划招生政策给她带来10分的加分。
这项“给力”的政策还为退役大学生士兵提供了成长成才的新途径。今年毕业本筹备找工作的王栋然最后选择了考研,曾在武警山西吕梁支队服役的他刚完成了在线报名。“从没想过自己会继续深造,正是这项打折政策,才使自己有了这个机会。”王栋然开心地对记者说。
天津师范大学武装部焦志麒老师告诉记者,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不只帮助愈加多学子圆梦,还吸引着高素质年轻人参军入伍。据了解,今年天津师范大学参军报名的学生人数高达234人,比去年提高51%。
伴随教育部公告的下发,各地高校的招生计划也将相继公布。记者从天津政府征兵办获悉,现在天津高校“退役大学生士兵”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已经公布,天津大学、南开大学、天津科技大学等16所高校共有139个名额虚位以待。
编辑点评
■裴 贤
“出口畅”才能“入口旺”
为鼓励大学生参军入伍,国家颁布了一系列打折政策,这为寻求优质兵员创造了有利条件。但从近年状况看,一本以上大学生士兵比率增长相对缓慢。按说各地颁布的优抚标准不低,可为何吸引不到更多高学历年轻人入伍?
究其缘由,各地打折政策算“经济账”多,算“成长账”少。相比于物质上的补偿,高学历年轻人更重视入伍后的出路。兵员寻求是个系统工程,不可以只考虑“入口”,还要打通退伍后求学就业的“出口”。
“出口畅”才能“入口旺”。只有把“出口”疏通了,“入口”才能有源源持续的活水。因此,在拟定打折政策时,考虑应该再长远些,多一些填补“出口”的打折政策,为退役大学生士兵的成长成才提供更多的规范保证,形成从“入口”到“出口”的良性循环,勉励更多高学历年轻人参军报国。